12月7日,2024全球高端食品及優質農產品(深圳)博覽會(下稱深圳食博會)正式開幕,汕尾展團強勢亮相,甘薯、海產品、絲苗米、年菜、茶葉等汕尾“一桌菜”各類優質農產品薈萃一堂,陸河擂茶體驗活動、汕尾漁歌表演輪番上演,豐富多彩的活動既聚人氣又聚“財氣”,展區內供銷兩旺,參展商與采購商皆“滿載而歸”。
汕尾展區人流如織。
據了解,本次參展活動由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汕尾指揮部、汕尾市農業農村局主辦,是深入實施“百千萬工程”,持續深化對口幫扶協作工作機制的生動實踐,汕尾展團以美食為媒,搭建起了文化交流與經濟合作的橋梁,開啟了深圳汕尾兩地農業領域共謀發展、互利共贏的新局面。
琳瑯滿目“一桌菜”
汕尾美味頻獲好評
“這個怎么購買?”“這是什么品種的甘薯?”“這款茶葉不錯,留香又回甘。”……汕尾特色農產品一條街里人頭攢動,熱鬧非凡。采購商和市民們穿梭在各個展位之間,品嘗來自山海之城的美味。“來嘗嘗我們的烤甘薯,又香又甜還頂飽!”陸豐市聚潤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熱情招呼,展位上烤至表皮微焦、蜜香滿溢的榴蓮甘薯令人垂涎欲滴。
此次汕尾展團集結多領域優質農產品,將“一桌菜”擺上鵬城餐桌。展位上飄來陣陣肉丸香氣,食客排起長龍等待一嘗芳澤。“這個丸子口感好,筋道彈牙,好吃。”市民現場試吃后不斷夸贊,他口中的“丸子”正是汕尾市國泰食品有限公司的馬鮫魚丸,今年與牛肉丸、潮州粉果等12款產品共同入選“圳品”。
汕尾特色農產品一條街人頭攢動,熱鬧非凡。
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琳瑯滿目的農副產品。近年來,汕尾市聚焦海洋漁業百億級產業大平臺,以甘薯、絲苗米、生豬、荔枝、茶葉、青梅等6個十億級產業為主導,大力培育陂洋菠蘿、晨洲生蠔、寶樓生姜等N個特色產品,形成“1+6+N”的產業發展格局。
“我們正加速打造汕尾‘一桌菜’全鏈產業,促進產業融合發展,帶動全市特色產業提質增效。”汕尾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。展會現場,陸河縣果田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油甘白蘭地正式發布。從鮮食甘薯蔬果到牛肉丸薯粉餃等年菜產品,再到精深加工的油柑酒青梅酒,汕尾不斷豐富“一桌菜”產業內容。八百平米展區內農業高質量發展成果熠熠生輝,特色農產品一條街人流如織,汕尾“一桌菜”創新消費場景已然成型。
聽漁歌 品擂茶
民俗表演驚艷全場
上午10時,隨著一陣悠揚的音效響起,一群身著鮮艷傳統汕尾漁家服飾的表演者們魚貫而出,演繹動人漁歌。不少市民被精彩的表演吸引,聚到汕尾展區前。來自廣州的王先生剛在展位上購買了一盒蓮花山茶葉,拎著袋子加入到了圍觀隊伍中,“沒想到逛展會還能看到這么精彩的演出,我的下一個旅游目的地就是汕尾!”
精彩的漁歌表演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。
到了汕尾,陸河擂茶是不容錯過的傳統名點。展區內工作人員現場展示擂茶制作過程,將滾燙開水沖入擂制好的茶泥中,再加入炒米、花生等配料,一碗碗油茶香氣逼人。新奇的食用方式抓住了眾多外省游客的眼球,他們紛紛發出感嘆,“第一次知道茶葉還能這樣吃,口感很奇妙。”
觀眾現場體驗陸河擂茶。
優質農產品要“走出去”,優秀傳統文化也要“走出來”。本次推介活動上,汕尾展團創新推出海陸豐民俗文化表演和互動環節,將地道的汕尾文化“搬”進食博會,讓非遺技藝走出家門、走向全國,進一步提升汕尾旅游城市的美譽度和影響力。
拓渠道 擴市場
深汕協作購銷兩旺
民俗表演聚攬人氣,展銷展位熱鬧非凡。“一上午已經加了二十多個采購商了,零售也非常火爆,兩個展位備貨已經賣掉一半了。”汕尾市桂竹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,“近年來我們積極參與政府精心組織的各類‘走出去’活動,全力推廣‘丸管家’系列產品,知名度顯著提升,積累了一批忠實老客戶!”
汕尾展團展位試吃活動火爆,不少采購商慕名而來。
展會之外,深圳也持續發揮渠道優勢,深化對口協作幫扶工作機制,依托 “圳品”、消費幫扶 “百強好產品”等深圳品牌,不斷拓寬汕尾產品銷售渠道,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汕尾指揮部已累計助力35款汕尾產品通過“圳品”認證。
截至目前,已有35款汕尾產品通過“圳品”認證。
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汕尾指揮部負責人表示,接下來將進一步深化深圳汕尾交流合作,通過舉辦“圳品”培訓班以及品鑒推廣等活動,培育更多“圳品”產品,加快產業品牌布局,并聯合打造“圳品”生產基地,讓汕尾產品直供深圳市場,進一步促進汕尾優質農產品走進大灣區市場,輻射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市場,為汕尾農業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。
據了解,此次深圳食博會汕尾展團系列推介活動為期三天,除了優質農產品展示銷售外,還將持續舉辦陸河擂茶體驗等特色活動,全方位、多角度宣傳汕尾特色農產品,傳播汕尾民俗文化,讓汕尾魅力在鵬城大地盡情綻放、深入人心。
免責聲明: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依據。
關鍵詞: